持氏

历史来源

  持[持,读音作zhí(ㄓˊ),亦可读作chí(ㄔˊ)]

姓氏渊源
  第一个渊源:源于芈姓,出自周朝时期楚国专职祭祀,属于以官职称谓或宗教信仰为氏。
  商、西周初期,王室与各诸侯国皆设有专职神职人员祭司,而楚国的祭司在受命实施重大祭祀活动时,主祭者称为“持豋”,即“持祭肉于豆”之义。
  豆,即装牺牲之类的“豆”,为神器。各诸侯国的“豆”与周王室的“豆”在形状上有所不同,但多为敞口之青铜器皿,除了重大的祭祀活动,不得它用。
  持豋,是一种祭祀礼仪,也是一种荣誉,地位崇高,多为世袭。在持豋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神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持氏,读音作zhí(ㄓˊ),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。
  第二个渊源:源于官位,出自战国时期诸侯国军制持旗都尉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  尉,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中较将军一职官位略低一级的军官,秦朝时期秦始皇嬴政在各郡皆设有“尉”,职责是负责地方治安。
  到汉景帝刘启时期,改“郡尉”为“都尉”,辅助郡守掌管地方军事。从汉武帝刘彻时期起,在中央政府中开始设置各级专项“都尉”,到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废黜了中央一级的“都尉”,但保留了在各民族地区所设置的该职,不过,凡在有大规模军事行动之时,由中央政府临时指派有专项“都尉”,官秩多在三、四品之间。
  持旗都尉,属于专项都尉官称,为辅佐最高军事长官指挥并显现王朝威仪。秦朝时期,持旗都尉为一人所担,到汉朝以后,持旗都尉分左、右都尉,军事行动中持大旗,左一面旗为王朝标志旗,右一面为军事统领标志旗,并以军事统领之标志旗为指挥作战的标识。只要持旗都尉不倒,“战事毋结”。
  在持旗都尉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持旗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持氏,读音作zhí(ㄓˊ)。
  第三个渊源:源于官位,出自三国时期曹魏国官吏持书执法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  持书执法,是三国时期曹魏国世祖文皇帝曹丕所设置的官位,为御史中丞的属官,专门负责掌管奏劾各级官员。后来孙吴国亦有效仿,分置持书执法为左、中、右执法各一人,专职评奏诸官之事。
  持书执法多为一些铁面无私之人,皆执有“乌牌”,即鐂刻有“御题免死无罪”的黑铁牌,因此后世官场皆暗称之为“乌面御史”、“乌面吏”、“铁面御史”等,官秩第六品。“铁面无情”一词即因此而来,后人神往和理想之政官人物如包公等,亦由此而文创。
 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,废黜“持书执法”之官位,改设为“治书侍御史”。
  隋、唐两朝时期,沿用了晋朝、隋朝时期的“治书侍御史”制度。但在唐朝初期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名讳,又改回称为“持书侍御史”,但主要分设于各州、郡之中。
  在“持书执法”、“治书侍御史”、“持书侍御史”的后裔子孙中,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持氏、乌氏、铁氏等,持氏读音作zhí(ㄓˊ),世代相传至今。
  第四个渊源:源于官位,出自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地方官吏持节,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。
  在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主政官员刺史、都督,往往有中央政府授与的“持节”称号,此称仿自汉朝,以代表中央政府的全力。
  因此,凡持有“持节”称号的刺史,如持节征南大将军、持节侍中都督等,皆有权杀无官职之人;而持有“持节”称号的都督,则有权在与军事相关的事宜上杀官秩两千石以下的各级官员。
  在有“持节”特权的官员之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号魏姓氏者,称持节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持氏,读音作zhí(ㄓˊ)。
  第五个渊源:源于满族,出自唐朝时期海西女真哈达部赤盏氏族,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。
  据史籍《皇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,满族持嘉氏,亦称持佳氏、查佳氏,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赤盏氏,在金国时期曾称为石盏氏,以姓为氏,满语为C’ygiya Hala、Cagiya Hala,世居哈达地区(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)。
  清朝中叶以后,多冠汉姓为持氏、迟氏、张氏、刘氏等,持氏读音作chí(ㄔˊ)。
  第六个渊源:源于官位,出自清朝后期太平天国持旗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
  在太平天国中、后期,军制中设置有“持旗”一职,即为大旗手,听令军事首领以旗势指挥军队作战,如同后世的“旗语官”,属于利用光信息传递指令的军事行为。
  太平天国运动因内讧和满清王朝政府镇压失败后,有“持旗”的后裔子孙为避清廷追剿,改以其官称为姓氏,称持氏、旗氏,持氏读音作zhí(ㄓˊ),世代相传至今。

迁徙分布
 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,辽宁省的辽阳市,陕西省的延安市、绥德市,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,均有持氏族人分布。

家族名人

触 屏 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