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杏不凋春永在

纪念馆:www.xettw.com/TT450957407
本馆由[ 老顽童]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

家乡的星星就是明亮蒂尕字汉阳

发布时间:2016-03-23 20:46:01      发布人: 派拉
 "天对地,雨对风。大陆对长空,山花对海树,赤日对苍穹。雷隐隐,雾蒙蒙,日下对天中。风高秋月白,雨霁晚霞红。牛女二星河左右,参商两曜斗西东......。" 李渔《笠翁对韵》是旁求俊彦,启迪后人的一部很好的教科书,汉阳柏泉人,拿出来作为顽童们的启蒙课本,让孩儿在韵味十足如同唱歌般的环境中,无形学会入孝出悌、知白守黑,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。天刚蒙蒙亮,稚嫩的读书声,就会在西湖畔(私塾)琅琅响起。



        汉阳柏泉千年古刹景德寺




     从小听牛郎星织女(星星)故事长大的张季郁 1,耳濡目染家乡父老对星星、老牛的那份爱、那份崇敬;七巧时节,人们还会给老牛梳洗打扮那、用鸡蛋和麦麸,做出好吃的食品来犒劳老牛,还会在这天给老牛放假、戴花。晚上姑娘们还要守在葡萄藤下,倾心听取鹊桥上,牛郎与织女的亲切话语......。在慈惠墩旁的那个鸦渡,平时鸦鹊成群飞来飞去,七巧节的这天鸦雀踪影全无,第二天再见时,每只鸦鹊颈项上少了三根羽毛比较显眼,据说是七巧之夜,为牛郎织女搭鹊桥所奉献了的。鸦鹊这称呼,是柏泉人的家乡话(土话),外地人则称谓喜鹊。

     汉水、西湖畔星星的故事是美的,家乡七巧节时祭牛、敬牛、躲在葡萄藤下、房门旮旯中,偷听牛郎织女相见说的悄悄话,姑娘们这天抓巧,祈求好运气,等活动是愉悦的,这些无尽的回忆,如雾如烟挥之不去。

   “襄王有梦,神女无心”的典故,也是由星星而起;早在战国时期,《牛郎织女》已在这一代家喻户晓,甚至演变成文艺节目传扬。汉水对岸,汉川的阳台山,丰乐里,均和牛郎织女这两颗星星密不可分,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,自小深深烙在季郁心里。

    《八省名宦,五世乡贤》的柏泉乡,位于古云梦泽这片广袤的水域中,别看它三面环水北靠丘陵,属于交通不便的偏远湖区,自元末明初以来,这里翰墨书香,文化底蕴十分厚实。

     立德使才,以才养德的柏泉三甲张氏家族,格外注重个人的修养和对孩童的教育。在这偏僻的湖区乡村舍中,家族很早在此设有私塾,免费供本族孩童启蒙学习,对成绩优异的后生,族内还会给予奖励。康熙年间族长张三异 2 拿出510亩良田,奖励17个侄儿每人30亩,鼓励其好好读书。

     据县志记载:从顺治到嘉庆158年的时间里,三甲张氏家族就走出进士2名、举人15名、七品以上官职的官员30多名,足迹几乎踏遍神州大地。其中兄弟同榜七人三次,为此,皇帝赐匾名噪乡里。张季郁,就是在这样,文化氛围很重的(家庭)环境教育下,家族潜移默化熏陶中,逐渐成长起来的。

      牛郎黎豆、织女阿媔的故事,虽在家乡口口相传,零散的书本中也有记载,但数量毕竟有限。自小对牛郎织女这两颗星星,有着浓厚兴趣的季郁,在知其所以然的探索上,很下了一番功夫。他借助在府学读书的机会,查阅大量的历史书籍和相关资料。
       在府学的那几年里,他看了《古诗十九首•迢迢牵牛星》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汉河女;河又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”、《诗经•国风•南国•汉广》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汉有游女,不可求思”、《诗经•小雅•大东》“维天有汉,监亦有光。跂彼织女,终日七襄”、明•《物原》“楚怀王初置七夕”、《荆楚岁时记》“天河之东有织女,天帝之子也,年年织抒劳役,织成云锦天衣。天帝哀其独出处,许配河西牛郎,嫁后遂废织祍。天帝怒,责令归河东,唯每年诶七月七日夜一会。”,及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等书籍。从书本中得知,家乡的轭头湾、犁牛港、鸦渡等域名,均来自上述资料,这样一来,越怕坚信自小所听到这“两颗星星”的故事。

      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29岁的季郁以太学生身份援例为官,被派往苏北东台安丰盐场任职,就在他即将赴任前,在家帮他收拾行装的夫人汪氏,特意将公公手抄的《黎豆与阿媔的故事》放进沉甸甸的书箱中,特意嘱咐随行的张宝:“这本手抄本,是四老爷随身之物,一定要将其保护好,切莫搞丢失或损坏了……。”张宝频频点头道:“夫人请您放心,小的没别的本事,心细尽力还行,小的记住了。”

      就这样,身为盐道(官职)的季郁,匆匆忙忙赴苏北东台安丰盐场上任。在百忙之中,他没忘记关于星星的故事,并将这优美的爱情故事,讲述给东台人听,很快,这故事就在苏北人群中传播开来了……。那真是:



修佛在心身亦佛,神化典故传说多。

知行合一天下事,持之以恒成正果。

云梦古泽系周南,远古时期属郧国。

四大民间故事里,楚人爱唱星星歌。



    张公季郁老年照



注:1. 张仁芬  字季郁,号桂荪,晚年号簠庐退叟。同治戊辰正月廿四日亥时生,民国二十四年七月三日卒(1868-1935),是近代著名收藏家。祖居汉阳西门外,为湖北汉阳柏泉三甲张氏第十六代子孙,绍兴知府张三异后人。

   2.张三异(1609-1691),字鲁如,号禹木,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(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)人。清顺五年治戊子年(1648),乡试名列榜首,顺治六年己丑年(1649)进士。三甲张氏家族第八代子孙。(三甲张氏家族,将元末明初江西南昌府,迁移到柏泉的张公讳伏二为一世祖)。





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