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中顾委常委张劲夫

纪念馆:www.xettw.com/TT720477334
本馆由[ 孝行天下]创建于2023年03月01日

悼念张劲夫

发布时间:2015-08-01 21:18:50      发布人: 孝行天下

张劲夫出生不久,祖母与父亲就订有“协议”,无论如何也要供他读书,以达出人头地张劲夫,给家庭带来新的生        计。他记得五、六岁时,在外做小生意的父亲,每年冬季回家探亲时,都请人教他读书认字。八岁时进了本村新办的小学读书,这个学校实行的办法,是学得快的可以多学。在国文方面,张劲夫一年就学完了四年的课本。后来改读私塾,要求学生死记硬背,背不出的要打板子,他从没受过先生的惩罚,这使祖母非常高兴。

 

1924年冬,家庭人口增多,生活日艰,父亲与祖母商量,他这一房人口多,想迁居江浦县租地耕种。为了生存,祖母忍痛答应了。少年的张劲夫不愿离开慈爱的祖母。父亲对他说:“不走,不但书念不成,连饭也吃不上。”他在尝到了生活苦涩的同时,也懂得了他在这个大家庭里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。迁居江浦,对张劲夫还有一层原因,就是按照老传统,他被过继给四祖父当孙子,继承其在江浦的家产,延续那一支张家的香火。

张劲夫在江浦读完四书五经,15岁进入县城一所私立国文补习学校。靠租地种的父母,养活5个孩子,已经借了几笔债,虽然想尽了一切办法,还是交不起学膳费。在一个下雪天,他见到母张劲夫亲向学校送柴给自己抵膳费的情景,目不忍睹,决心要为父母分忧。他去求教于校长兼老师的邓西亭先生。邓先生向他推荐了陶行知在南京办的晓庄师范学校,说那里不收学费,吃住在农民家、费用低,很适合家庭困难的学生。

他抱着读师范能够将来当教师,以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的目的,1930年5月,踏进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大门。

陶之弟子主学团

随着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兴起,二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一场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,其代表人物之一的陶行知先生,靠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支持,于1927年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。它不同于中国的正规学校,倡导“教学做合一”的理论与生活实践。晓庄师范学校实际也是中共地下组织在陶先生“篱笆墙”里的一个秘密活动据点。

1930年夏季,张劲夫到晓庄学校时,学校已被勒令解散,师生正在进行护校运动。张劲夫在校学习三个月,成为晓庄师范的末期学生。进校时没有见到陶先生的面,首先见到的是陶先生的《护校宣言》。他号召“大家起来保护晓庄,爱护人权,爱护百折不回的和平奋斗,爱护教人做主人的革张劲夫命教育,爱护向前上进的时代革命,爱护自由平等的中华民国之创造,爱护人人有工做,人人有饭吃,人人有水仙花看的理想社会之实现。”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张劲夫。接着,他读了陶先生写的书,了解了陶先生是要在穷国家探寻办教育的穷办法,学生在“做”上学,老师在“做”上教,活学活用。他非常赞成陶先生提倡的“小先生制”,以及“即知即传人”和“知识为公”等主张。陶先生认为书只是一种工具,是做学问的工具,因此提倡要活用书、用活书,而不要死读书,读书死。他极其重视德育,有一副流传甚广的对联: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;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。”此时的张劲夫,是像当年看待祖母的世故经一样,来看待陶先生的真知灼见。

张劲夫跟随陶先生在山海工学团学习、奋斗了四年,他认为,在这一时期,陶先生进一步教会了他“怎样做人,如何做人。”陶先生提出“人民第一,人民至上,一切为人民”,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 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“行动是老子,知识是儿子,创造是孙子”以及“爱满天下”等等,这些用真情和真知凝炼出来的格言,像火焰那样温暖人,像磁石那样吸引人。陶先生的伟大品格影响了张劲夫的一生。古人云“经师易遇,人师难逢”,张劲夫后来在《思陶集》中深情地说,“他是我在旧中国遇到的一位难得的人师。”张劲夫还说:陶夫子“是促使我提着头去找共产党的重要推动力。”

张劲夫张劲夫1933年,张劲夫开始受到中共上海地下党的影响,知道了“社会主义”思想。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,使他更坚定了拥护共产党的信念。他在陶先生鼓励下用写稿得来的300元稿费,张劲夫还清了家庭的债务,把家安排好了,丢掉了后顾之忧,勇敢地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之中。他向晓庄学校时的同学、地下党员王洞若提出入党的请求,1934年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“新兴教育工作者联盟”(亦称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)。1935年12月又经王洞若介绍,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当时他的公开身份是山海工学团团长(即校长)。

张劲夫入党这年,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北,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,北平爆发了“一二九”爱国学生运动。陶行知随即请南下学生领袖到工学团作报告。12月27日,上海成立“文化界救国会”,山海工学团以集体的名义加入救国会。1936年1月23日成立国难教育社,陶先生被推举为理事长,张劲夫担任该社总党团委员,公开身份是总干事,参与了上海各界救国会的领导工作,为党坚持上海的地下斗争做出了贡献。

科学院里好班长

中央决定取消各大行政区之后,张劲夫调到北京,先是任地方工业部党组书记、副部长。1956年春节,他接到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的电话通知,中央决定调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、副院长,作为郭沫若院长的助手,主持全院的日常工作。在新的岗位上,他经常是第一个上班,最后一个下班,陈老总称赞说他是“劲夫有劲!”

张劲夫有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和“人生为一大事来,做一大事去”的情操和志向,善良无私,又有知人之明,是科学院党组的好“班长”。这突出表现在他团结院党组一班人,发挥党组织的集体领导作用方面。党组成员中,原来的有秦力生、郁文,新来的有裴丽生(院党组副书记)、杜润生、谢鑫鹤。张劲夫坚持党的原则,也用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,使院党组朝气蓬勃,极富战斗力。

他对郭沫若院长以及李四光、竺可桢、吴有训副院长等科学家领导极为敬重。他牢牢记住了陈毅的话:在郭老的领导下工作是一种幸运。郭老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、作家,又担任国家领导职务,国务活动繁忙,放心和放手让张劲夫主持科学院日常工作。张劲夫凡是科学院党组的重大事情,都亲自向郭老汇报,取得他的支持,彼此建立了个人之间的深厚友谊。在文革初期郭老很紧张,他写信给张劲夫讲了自己的心情,张劲夫及时建议中央对郭老采取保护措施,得到中央的认可。张劲夫在文革中遭到迫害,身体患病,需要回家医治的时候,他给郭老写信说明情况。郭老请示中央领导同意,使他得到了及时治疗和休养,比较快地恢复了健康。

张劲夫既有军人的果敢,又有文人的细腻。他总是“跑步”传达中央的指示,创造性地执行党的决议。他自己就像一块煤炭,燃烧自己,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光明。他把科学家看成是“国宝”,是“纵通专家”,他自己则充当杂家,是起“横联”作用的。他把后勤工作看作是党联系群众的“思想的桥”、“感情的船”,要由此把科学家联合起来搞“向科学进军”。他抓政治、抓科研、抓后勤,三手都很硬。正是因为他团结好了党组一班人,用好了这批骨干,所以中国科学院这盘棋能满盘皆活。

从1956年到1966年的历史实践证明:张劲夫率领院党组一班人,调动全院科学工作者和广大干部、群众的积极性,团结奋斗,发愤图强,创造了科学院的十年辉煌,不负中央期望,使科学院充分发挥了在全国科技事业中的“火车头”作用。

科学规划秘书长

五十年代中期,世界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。蓬勃发展着的高新技术,一方面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,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少数大国以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的局面。新中国的领导集体,在刚刚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之后,顺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潮流,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,及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,决定制定一个长远的科学规划。争取在几十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,打破核威胁。并要求科学院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的火车头。

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,时年42岁的张劲夫,由陈毅举荐、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讨论通过,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、副院长,同时,也被指定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秘书长。

曾经对中国科技政策做过专门研究的美国学者理查德·萨特米尔,在其所著《科研与革命》一书中,对中国十二年科学规划有过这样的分析:

这一规划“反映了当时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:就是科学技术的创造力与大型组织(包括政府)的资源与目的的结合……首先,它阐明了许多研究部门中科学研究的重点;第二,指明了贯彻这一规划的不同阶段,实现规划目标所需要的财力、人力、物力和技术服务;第三,科学规划的制定同经济计划的制定和发展是紧密结合的;第四,中国科学院起了核心作用,规划有许多科学家积极参与。”

紧急措施抓得牢

《1956-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(草案)》及其附件,共计600多万字。规划中提出57项重要任务,包括616个研究课题。明确的重点任务有12个。

当张劲夫带着规划向周总理汇报时,总理提出,这么多重点,国务院应该主要抓哪些呢?一向注重抓重点的张劲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。他当机立断决定趁着参加规划的科学家还没有离开北京,又召集他们研究这个问题。科学家们情绪很高、各抒己见,提出了许多好意见。张劲夫等加以归纳,认为最重要最紧急的有六项,原子弹和导弹这两项属于保密的军工尖端技术,国家已经做了特别安排,此外还有四项:计算技术、半导体、自动化技术、无线电电子学,这些是重中之重,要摆在其它重点任务的前面来抓,就叫“紧急措施”。“四项紧急措施”因此得名。上报国务院,周总理立刻批准,说:“对!先抓这四项。”当时,这四个领域在国际上发展很快,中国还是空白,必须采取紧急措施,把它们搞上去。

为落实“四项紧急措施”,张劲夫认为需要集中全国可以集中的科技力量,也需要再从国外吸纳一些专家回来,大家齐心合力搞。为此,科学院着手筹建这四个领域的研究机构。一时没有工作的地方,周总理下了决心,从新建的西苑大旅舍(今称“西苑饭店”)中拨出三座楼来给科学院,以便集中人马,大干快上。有周总理亲自过问,工作进展得很快。比如,中国第一台计算机于1958 年就研制出来了,名字叫“八一”;然后是第二台计算机“109”,已经达到每秒10000次了。接着第二代的109丙机,已达到每秒数十万次,成了“两弹一星”的功臣。1964年3月12日,聂荣臻副总理在作“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执行情况”的报告时说,“如果拿世界科学技术先进国家的水平作比较的话,我们从极其落后的状态出发,现在已经大体上赶上40年代的水平。”“在这样短的时间内……这样巨大的发展,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。”

回顾“四项紧急措施”的提出和快速落实的历程,可以看出它至少起了四个作用:一是带动了规划其他任务的提前完成;二是为“两弹一星”提供了配套的尖端技术;三是在苏联撤走专家时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;四是把一个科学技术落后的大国,推进到现代化的轨道之上。

这里应该特别指出,为了培养大批新生力量,由于郭老和张劲夫的积极推动,1958年,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,一所与十二年规划确定的研究重点相关、有13个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高速度地建立了起来。此“措施”也是“紧急”之至!


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>>